中新网山西新闻7月28日电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近日,山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红脉80解码”实践队走进长治市武乡县、黎城县、潞州区,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传承抗战薪火 汇聚振兴动能
实践队首站抵达长治市武乡县。在八路军太行纪念馆,队员们通过聆听讲解、查看资料、参观实物,追忆太行山上的那段峥嵘岁月,感悟烽火岁月中铸就的不屈抗战精神,深切体悟其在新时代的接续与传承。
随后,队员们踏入八路军文化园,通过沉浸式体验,重温抗战时期军民并肩御敌的战斗日常与生活细节,在场景中触摸抗战精神的鲜活印记。
实践队前往该校驻村帮扶点——故城镇南沟村开展调研。围绕“传承红色基因,助力乡村振兴”的主题,队员们与驻村干部深入交流,共同探讨地方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乡村红色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乡村红色文化传播阵地的建设以及传播人才队伍的培育等问题,为乡村振兴建言献策。
传递抗战火种 深植爱国情怀
第二日,实践队参观了八路军总部王家峪旧址和砖壁旧址,亲身感受八路军战士们在抗战烽火中百折不挠、浴血奋战的伟大精神。同日,实践队深入武乡县东村小学,运用讲红色故事、播放微视频、组织手工制作和趣味游戏等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为小学生们带来了一堂堂别开生面的“弘扬抗战精神,厚植爱国情怀”主题思政课。队员们还与共青团武乡县委、东村小学的领导围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展开专题座谈,共同探讨红色文化教育的新理念、新方法和新路径。
感悟军工精神 重温抗战岁月
第三日,实践队来到长治市黎城县。在黄崖洞兵工厂旧址,队员们实地感受了人民军工创立发展的艰辛历程以及革命先烈的坚定信念与顽强意志,这是抗战精神在工业生产领域的具体体现。
在冀南银行旧址,队员们透过馆内丰富的历史图片、文献资料和实物展品,系统了解冀南银行的发展脉络,认识到太行山脉在抗战时期作为军事堡垒与经济战线前沿的双重价值。
其间,走进上党战役指挥部旧址,队员们参观作战指挥室,深深折服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和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精神。
铭记抗战历史 传承红色基因
实践队最后一站前往长治市潞州区。在上党战役北关战地旧址,队员们学习了旧址扩建历程、上党战役的来龙去脉以及《三垂冈》背后的故事,深刻体会到先烈们为保卫解放区所做出的巨大牺牲。
在刘伯承工厂旧址,队员们了解到诸多军工奇迹背后的感人故事,诠释着抗战时期“艰苦奋斗、敢闯敢拼”的精神,为抗日前线注入硬核力量。同时,在抗日五专署旧址,队员们系统学习太行山区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历程。
为期四天的实践活动,18名师生奔赴长治三县区,实践队员们深刻感受到了红色场馆传承抗战历史、革命文物承载抗战精神和实践调研助力发展的强劲能量。同时,为当地小学生讲授“弘扬抗战精神”专题思政课、形成抗战精神传承专题调研报告、开发抗战主题红色思政育人案例等实践成果,有效传播了以抗战精神为核心的红色文化,成为推动抗战精神传承的重要举措。
未来,“红脉80解码”实践队将持续深挖太行地区抗战红色资源,发挥学科优势,推动抗战红色文化与乡村振兴、思政教育深度融合,让青年学子在“行走的思政课”中传承抗战精神,以实际行动践行“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完)(姚鹏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