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西新闻7月30日电 盛夏时节,朔州市朔城区通过优化景区服务、丰富文旅活动等举措,打造“避暑消夏+文化探秘”的热门目的地,以“全域联动、全季覆盖、全民共享”的旅游新格局,书写着“诗与远方”的夏日篇章。
在朔城区的崇福寺景区,这几天,这里迎来了旅游旺季,这座金代的艺术殿堂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弥陀殿的“五绝”吸引了大批游客,日接待量可以达到上千人。
崇福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我国现存布局最完整的辽金三大建筑之一。这座规模宏大、殿阁群居的古寺庙,由南向北,各具特色的五重大殿布列在中轴线上,其中,弥陀殿的匾额、塑像、壁画、雕花门窗、琉璃脊饰被誉为“金代五绝”,吸引着全国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游客舒靖淇从湖南过来,这是她第一次来朔州。她说,山西是一个历史文化非常深厚的地方,这边屋脊上面的神兽,非常精美,非常漂亮。如果有机会的话会再来。
游客周菁说,看到了“五绝”,在其他地方都没看到过,确实很震撼。
作为朔州文化旅游的核心地标,崇福寺景区积极优化服务举措,全面提升游览体验,让游客在领略千年古刹魅力的同时,享受到便捷舒适的游览环境。
朔城区崇福寺景区讲解员张娟娟介绍,从进入暑期截至目前,景区累计接待游客两万人。为了更好地提高游客旅游体验,取消周一闭馆时间,每日延长闭馆时间一个小时,从下午的5点延至下午6点,还为大家提供了免费饮水、免费寄存行李等便民服务,同时也为大家增加了很多精美的文创产品,希望给游客带来一个更好的游览体验。
近年来,朔城区文旅部门始终秉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发展理念,以建设“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目标,聚力打造“塞上首邑、尚善朔城”文旅新名片,深挖马邑文化、辽金古建、边塞风情等文旅资源,以“文旅+”“+文旅”的模式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朔城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马炳倩介绍,去年崇福寺因为“黑神话·悟空”爆火出圈后,乘势而上,以“福文化”为核心,除深耕崇福寺文化开展各类主题活动以外,通过“朔州老城好年景”“寻梦桑源”“马邑文化旅游季”“露营夜市”等文旅品牌活动创新,实现了“月月有主题、季季有爆点”。
2024年,仅崇福寺景区接待游客约47万人次,同比增长88.2%。盛夏未央,朔城区的旅游热潮仍在持续。为了让“打卡游”变为“深度游”,让“悟空效应”变成长效流量,朔城区文旅部门以“服务升级+文化创新+生态赋能”的三重动力,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让千年古韵与现代活力在塞上绿洲交相辉映。
马炳倩介绍,为了更好地服务游客,在朔州老城增设了停车位和旅游厕所,开通应县木塔、雁门关等多个景区的直通车,在多个社区打造了新型文化空间。下一步将继续深挖“福文化”IP,围绕“一山一城一水”,让“福气之旅”成为晋北文旅新名片,真正让朔城成为本地人自豪、外地人向往的文旅目的地。(完)(朔州市融媒体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