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西新闻8月11日电 连日来,面对持续旱情,长治市上党区北呈乡迅速行动,整合资源,科学施策,通过多样化灌溉方式结合技术指导,全力开展抗旱保粮工作,筑牢粮食安全防线。
8月2日,记者走进北呈乡大沟村高标准农田,只见智能喷灌设备有序运转,细密的水流如甘霖般均匀洒在青翠的玉米田上,每一株作物都在水雾中舒展着叶片。“村里近400亩土地都采用了喷灌、滴灌,节水又高效。”大沟村第一书记程党中指着田垄间的管道介绍。正在查看墒情的农户程文林满意地说:“这喷灌真方便,每隔几十米就有水井口,老百姓用着顺手,对缓解旱情效果很好。”
在抗旱一线,因地制宜的传统灌溉方式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西坟上村的机井正“突突”运转,井水通过架设的简易管道奔涌而出,借助平缓的地势,以漫灌形式浸润着连片农田。这种灌溉方式既能确保水分缓慢渗透土壤,又方便村民在田边照看,水流也能均匀覆盖每一处角落。
科学灌溉离不开技术支撑。田埂上,上党区农业农村局技术站站长李安平正向农户讲解抗旱技巧:“高温天浇水要选好时间,一般在上午十点前或下午四五点后,坚持小水勤浇,避免大水漫灌损伤根系……”据了解,抗旱工作启动以来,该区农业农村局持续组织技术人员组成服务队,分片包联深入各村,现场指导农户推广节水灌溉、覆盖保墒、病虫害防治等技术,为科学抗旱提供专业保障。
为确保水源“应浇尽浇”,应急补水措施也在紧锣密鼓进行。西坡村水塘边,几台抽水机全力运转,塘水通过管道源源不断流向周边农田。乡里不仅统筹调配抽水泵、水管等物资,利用现有农田水井、水池抽水灌溉,还安排专人操作确保水流稳定;同时组织二十多辆洒水车与农用三轮车、水车组成“送水队”,力争覆盖所有需水地块。
“北呈乡共有高标准农田5700亩,其中可灌溉面积1900亩。抗旱工作启动后,我们充分利用这些设施,发动党员干部及群众,通过滴灌、喷灌、漫灌及洒水车送水等多种方式全力推进灌溉。”北呈乡政府分管负责人张林虎介绍。谈及下一步计划,他表示:“我们将持续关注天气变化,强化技术指导和服务保障,科学调配资源,全力做好抗旱工作,保障粮食安全。” (宋梓玮 李晓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