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西新闻8月11日电 当前,正值秋收作物田间管理关键时期。受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影响,山西长治襄垣部分农田出现不同程度旱情,秋粮生产面临严峻挑战。对此,该县周密部署、迅速行动,通过整合资源、科技赋能、精准施策,全力保障农田灌溉用水,守牢粮食安全底线。
近日,在虒亭镇赵村,随着抽水泵轰鸣作响,灌溉用水顺着管道流入农田;田垄间,“小白龙”开足马力浇灌,精准浸润作物根系;天空中,无人机往返穿梭,开展大面积喷施作业,细密的药雾均匀覆盖农田。
“为了缓解旱情,镇里采取了泵房集中抽水、无人机喷施叶面肥、‘小白龙’灌溉等多项措施。其中,泵房每天可抽3000余立方水,覆盖2个行政村1000余亩地;无人机5台可喷施3000余亩地,覆盖10余个行政村;‘小白龙’20余台可灌溉2000余亩地,覆盖20余个行政村。”虒亭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栗红山介绍。
为减轻高温少雨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虒亭镇组织党员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实地查看旱情,指导群众开展抗旱工作;强化资源整合与科学调度,综合运用传统设备与现代化技术手段,全力保障农业生产用水需求;组织农技人员开展抗旱技术服务,指导农户根据不同作物特性调整浇灌时间和水量。
“此次抗旱,我们打破了资源限制,实现了‘人、机、水’的高效协同。”虒亭镇副镇长杨杰说,“从大型固定泵站到灵活的‘小白龙’,再到空中的无人机,构建起立体化的抗旱作业网络。尤其是无人机技术的应用,为抗旱行动插上‘科技翅膀’,使资源投放更有的放矢。”
与此同时,在善福镇东宁静村,汩汩清流从一处水渠奔涌而出,通过纵横交错的沟渠网络,源源不断地注入农田。
面对持续高温“烤”验,善福镇迅速整合各方力量与资源,打出了一套精准有力的抗旱“组合拳”。
“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带动普通农户、种植大户齐发力,掀起全民自救热潮,凝聚起共抗旱情的强大合力;根据各村实际情况,全面激活各类水利设施,确保灌溉效能最大化;运用‘小白龙’浇灌、无人机喷施等方式,护航粮食稳产增收。”善福镇副镇长王鑫说,“接下来将持续密切关注天气动态,以更实举措、更细部署,全力把旱情影响降到最低。”
在这场与干旱的较量中,从人力守望到科技赋能,从应急调度到体系构建,每一滴水的精准奔赴都是对民生至上的诠释。面对这场旱情大考,襄垣将科学统筹、多维发力,以“水源不断、技术不落、设备不歇”的攻坚态势,坚决打赢这场抗旱保民生、保丰收的硬仗,全力守护好群众的“粮袋子”“菜篮子”。(完)(彭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