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西新闻8月14日电 题:边疆少年感受三晋脉动:一场跨越千里的对话
作者 范舒琪
“山西的晋侯鸟尊真可爱!”8月8日,山西省博物院内的展柜前,10岁的新疆学生玛迪娜踮起脚欣赏着精美的青铜展品。作为“石榴籽一家亲”晋疆青少年融情夏令营的一员,她和21名来自新疆克州哈拉峻乡谢依特小学的师生,开启了为期7天的山西探索之旅。
千年历史“晋”在眼前
山西的厚重历史,让远道而来的新疆少年们目不暇接。在太原晋阳湖畔,大型水上实景演艺《如梦晋阳》向同学们展示了古晋阳城的沧桑浪漫。走进大同云冈石窟,许多规模宏大、独具特色的佛像矗立其中,孩子们仰望着栩栩如生的佛像,感受着历史的厚重与不朽。“我第一次亲眼见到这么震撼的景象,当时的工匠太伟大了。”来自新疆的阿依乔丽克兴奋地说。
平遥古城里,孩子们来到日昇昌票号旧址,听着导游“中国银行鼻祖”的介绍,好奇地注视着古老的票据,仿佛穿越回那个商贾云集的年代。
最深刻的触动来自阳泉的百团大战纪念馆。抗日英雄的故事、珍贵的文物与复原场景,深深打动了新疆学生麦肯别克。“太震撼了,革命先辈的牺牲让人心痛。”他动情地说,“这段历史让我更懂得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校园牵手晋疆情
大同市御河小学的结对仪式上,大同学生刘梓淇和新疆小伙伴再怒尔已经熟络起来。“寒假来我家骑马!”再怒尔在送给伙伴明信片上写道。短短半天,两群少年从腼腆羞涩到勾肩搭背,欢声笑语此起彼伏。
“他们带我们游览大同,我们教他们跳新疆舞。”来自新疆的吐马尔巴力克亚说。新疆孩子们带来了家乡的特色歌舞和民族服饰,邀请山西小伙伴一起共舞,友谊的纽带在旋转的裙摆和欢快的节奏中紧紧相连。
“我爸爸是护边员,妈妈是护林员,平常很少有机会出来旅行。”则娜古丽在结营仪式上不禁落泪,“这次能来到志愿者老师们的家乡,特别开心!欢迎大家也去我的家乡游玩!”离别的伤感中,满是对新朋友的不舍。
“志愿红”架起友谊桥
这场跨越千里的旅程,正是山西教育援疆工作的延伸。在谢依特小学支教的山西籍志愿者兰佳惠,过去常向孩子们描绘家乡:醇香的陈醋、巍峨的太行、古老的晋祠……“孩子们常常说:‘老师,我们好想去看看你的家乡啊!’”兰佳惠回忆道。如今,孩子们纯真的愿望照进现实。他们不仅亲眼目睹了山西的风土人情,更在这片土地上收获了难忘的友谊。
谢依特小学校长木拉地力·艾山吐尔告诉记者,谢依特小学是克州首个“西部计划”志愿者包校支教的试点学校。志愿者的到来不仅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学业水平,更增添了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
“因此,象征我们校园文化的‘红色’,一是代表爱国的‘中国红’,另一个就是象征无私奉献、连接东西情谊的‘志愿红’。”正是这抹温暖的“志愿红”,架起了晋疆两地沟通的桥梁,让边疆的孩子们见证山西文明,也让民族团结的乐章在三晋大地奏响。
木拉地力在结营仪式上难掩感激之情:“孩子们收获了成长、友谊和梦想。我们必将把这份深厚情谊带回新疆,让民族团结之花在谢依特小学绽放得更加绚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