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西新闻9月7日电 在数字化与现代化深度融合的新时代,公安基础工作迎来从“主观研判”到“数据分析”、从“粗放管理”到“精细治理”的转变。近年来,长治市公安局潞城分局打破数据壁垒,汇集信息资源,以基础管控中心建设运行为抓手,以数字门牌入网标定为载体,以治安要素管控为手段,推动社区警务工作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可视化有机融合,助推“派出所主防”落地生根,生成潞城公安更强战斗力。
统筹管理更高效
“过去每天要盯多个微信、钉钉工作群,信息繁杂,很难及时精准抓取。”潞城分局翟店派出所社区民警董可为的感慨,反映了基层警务数字化转型前的困境。基层基础警务工作千头万绪,如何集约高效推进工作,达到“举网以纲,千目皆张”的工作效果?潞城分局积极构建起信息化矩阵,通过谋篇布局,描绘基层治理“作业图”,牵起平安建设大小事。
潞城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晋锐介绍,他们自主研发了基础管控平台,初步实现“一个部门统基础、一套规范管流程、一张清单明任务、一个平台推应用”的工作目标,创新打造“线上流转、线下核查、闭环反馈、平台监督、服务实战”的全链条管理模式。
潞城分局制定《派出所任务标准件》,推动“基础管控中心+任务标准件+社区警务平台”机制落地,整合压缩47类86项警种职责,明确137项“派出所主防”职责、136项社区民警任务清单、53项辅警工作清单,并嵌入平台流程,任务直达社区民警移动警务终端。“就像有了作战导航仪,该巡哪里、盯防哪里清清楚楚。”潞城分局潞华派出所民警赵强对此深有体会。
如今,在分局基础管控中心大屏上,1.2万个标准地址清晰标注。社区民警的移动警务终端上,“做什么、如何做、做到何种程度”的清单式标准化任务路线图一目了然,为精准防控和高效治理筑牢了坚实屏障。
合成作战更精准
日前,潞城分局石窟派出所民警在辖区开展基础管控工作时,发现侯某无法提供有效身份证件,随即发起协助请求。经大数据实战中心、刑侦、刑技等相关警种部门协同核查、研判,确认侯某为1989年河南省某县故意杀人案在逃人员,民警迅速将这一潜逃36年的命案逃犯抓获。此案的成功侦破,得益于潞城分局深化基础管控中心建设、筑牢“派出所主防”根基的有效实践。
为建强基础管控中心,潞城分局做实基础工作、科技赋能、质效评估3大模块,优化侦查办案、维稳处置、法制支撑、常态支援等6支队伍,健全警情三色预警、三色管控等机制,推动“派出所主防”从“单线作战”向“体系攻坚”转型。
“处置警情时,法制支撑组现场指导取证,让我们更有底气。”潞城分局常庄派出所所长李晓佳对“机关+派出所”捆绑作战机制赞不绝口。据统计,今年以来,专业警种已累计支援派出所处置警情85起、办理案件46起、处置突发事件16起。
潞城分局通过构建基础管控中心“数据中枢”,实现与各警种业务的深度“化学融合”。基础信息的动态采集更新,确保重点人、地、事、物、组织等要素全覆盖、标准化,切实打通堵点、连接断点,由点及面推动系统性重塑、整体性变革,激发基层创新活力,为各警种和派出所掌握辖区态势、科学决策提供了坚实支撑,推动基础管控工作向实战化转型。
强大的“主防”效能有效激发了工作效能提升,助力攻坚侦破多起命案积案,实现全区命案积案清零目标,并保持现行命案连续15年全破,人民群众安全感持续增强。“我们将认真贯彻全省公安派出所工作会议精神,健全完善‘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持续强化大情报支撑、丰富大场景实战、健全大警种配合,确保‘派出所主防’要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潞城区副区长、区公安分局局长刘喜乐表示。(完)(徐欢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