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西新闻9月8日电 近年来,面对新能源项目多、发展快且分布分散,加之公司为原4家在晋新能源管理主体整合,档案管理水平参差不齐,项目建设时期不同,资料收集整理标准不一,档案人员配置不足,没有正规档案室存放资料等系列问题,大唐山西新能源公司高度重视,坚持将档案工作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去思考、谋划和推进,构建起“主要负责人牵头抓、分管领导亲自盯,档案专兼职管理人员协力干”等齐抓共管的管理格局,通过接续努力,该公司档案工作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和全方位提升。
打造标准化档案室 让历史有迹可循未来有据可依
硬件配置到位。为缓解现有档案存放压力,结合企业快速发展面临的项目档案存放需求,该公司统筹谋划,积极推进朔州检修中心档案室建设,历时153天时间完成扩建,档案室面积300平方米,实现档案库房、办公室、阅览室“三分开”,满足档案“九防”要求,为档案长久保存创造了有利环境。目前档案室现存纸质档案案卷19028卷,以件为保管单位183768件,形成了以风电、光伏等建设项目为主体的档案资源库。
组织保障到位。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成立档案管理领导小组,编制各级档案管理岗位职责,明确各类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统计、利用、鉴定和销毁等规定。本部设专职档案员1人,各部门、中心、场站及项目部设兼职档案员共33人,初步形成覆盖全公司运转有效的档案管理网络,为档案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制度规范到位。从档案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提供利用等各环节,到各类档案(含文书档案、科技档案、照片、光盘、实物档案等)归档范围、归档流程、管理规范和保管要求,全面开展档案制度建设,制定了《档案管理办法》《文书档案管理办法》《基建工程档案管理办法》等11项制度,做到制度管理全覆盖。
宣传培训到位。加强档案宣传,组织开展“6.9国际档案日”系列活动,观看档案宣传片《筑梦兰台》《红色档案》,开展档案知识竞赛、悬挂档案法宣传展板,增强全员档案意识。加强专、兼职档案人员业务培训,多批次组织参加国家及集团系统内档案管理专项培训,考取档案管理工作从业资格,做到持证上岗,提高档案人员专业水平和档案工作质量。
推动历史存量项目应验尽验 实现档案验收全覆盖
全面启动。新能源项目普遍存在档案资料不完整、整理不规范、验收不及时等突出问题。该公司秉持“对过去负责,为现在服务,替未来着想”的理念,统筹梳理,补齐短板,制定并启动了“四年四步走”的全面提升计划。
全盘梳理。对存量项目从立项、审批、设计、施工到并网运行等各阶段的文件材料进行全面梳理,逐一补齐专业节点资料,规范整理了各类项目验收档案,形成1340余卷档案,完整呈现了各项目从筹备到运营的历史轨迹。
全力攻关。历时4年时间分4批次,克服项目投产年限久、资料规范难度大等困难,34个风光项目全部通过专项档案验收,实现了历史遗留项目全“清零”。通过历次档案验收的复盘整改,既对存量档案进行了全面检验,更为后续项目档案管理积累了宝贵经验。
加快数字化档案建设 让沉睡的档案“活”起来
档案数字化、信息化是档案工作发展的趋势,近年来该公司着力在推动档案规范化管理、标准化整理、高效化运行上下功夫,实现了档案资源数字化、信息管理标准化、资料查办网络化。
档案信息联动共享。按照集团公司统一框架,完成了档案系统升级和历史数据迁移、办公自动化系统电子文件归档,实现OA系统收发文、法务系统合同档案在线归档,同时积极推进其它业务系统电子文件归档进程。
数字档案高效运行。组织精干力量集中攻坚,对公司存量纸质档案(含照片)、录音、录像、实物档案开展数字化扫描挂接,截至7月底存量档案挂接率达80%,完成共计10余万件档案数字存档,实现“存量数字化、增量电子化”,为档案查阅使用提供了便捷条件。
资料保密安全可靠。积极与网络安全部门沟通协作,强化档案数据管理,对关键信息数据进行安全备份及特殊加密,解决好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安全保密问题,守牢电子档案安全防线。(完)
(甄婷 梁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