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西新闻9月11日电 (记者 胡健)第四届黄河寻根问祖文化联盟系列活动日前在甘肃省天水市博物馆开幕,本次活动涵盖联盟预备会、联盟大会、学术交流会、实地调研及专题展览等多个核心环节,全方位聚焦黄河文化的挖掘与活化。
“文明之源——黄河流域始祖文化展”汇集联盟单位各类展品300余件(套),系统展示黄河流域自然人文背景、始祖文化脉络、考古发现成果及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实践。
联盟大会上,晋祠博物馆馆长郭保平作年度工作报告,回顾一年来联盟在文化传承、区域协作等方面的工作成效与未来计划。会议围绕联盟发展规划与年度重点任务开展深入讨论,审议通过多项议案。经大会决议,下届会议举办地为宁夏青铜峡市黄河大峡谷。
其间,《黄河流域文化遗产保护联合倡议》发布,旨在推动构建跨区域协同机制,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
学术交流环节,黄帝陵保护管理服务中心、涉县娲皇宫管理中心代表分别作主题发言。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主任张俊峰、天水师范大学教授雍际春作学术报告。专家学者聚焦黄河流域文物资源保护利用、根祖文化传承创新等议题开展研讨。
太原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玉伟表示,太原市文物局将携手黄河流域9省单位,深化联盟协作,坚持考古为基、学术为本,挖掘黄河文化的历史与时代价值,推动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共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旅融合,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
本次活动由黄河寻根问祖文化联盟、太原市文物局、天水市文化与旅游局、天水市民宗委主办,太原市晋祠博物馆、天水市博物馆等19家文博机构携手承办,吸引了来自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等黄河流域9省(自治区)的21家联盟成员单位代表。
黄河寻根问祖文化联盟成立于2022年,由晋祠博物馆牵头,联合山西、陕西、甘肃等14家沿黄文博单位共同发起成立。联盟学术委员会由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7所高校组成,推动建立“省校合作”机制。联盟已相继在晋祠、太昊陵、邹城举办系列活动,截至目前,联盟已发展至21家成员单位,合作院校9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