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第四届恒山黄芪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山西浑源举办
2025年09月22日 13:48
来源:中新网山西

  中新网山西新闻9月22日电 恒山黄芪,中华正气。9月21日,2025中药材乡村振兴示范推广行动(浑源站)暨第四届恒山黄芪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山西省浑源县举办。大会汇聚权威专家、科技精英与行业领军企业,共商种质创新、共议标准升级、共建合作平台,推动恒山黄芪从地理标志产品向世界级品牌迈进,为中医药振兴和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会场内,《恒山黄芪形象宣传片》在大银幕滚动播放,产品展示区人气爆棚,道地黄芪、黄芪蜜、黄芪酒、黄芪精酿等琳琅满目的黄芪系列产品精彩亮相,全方位展示了恒山黄芪在药食同源、康养保健领域的突破性发展和蓬勃的产业活力。

  浑源县委书记、政府县长赵昱清在致辞中代表中共浑源县委、浑源县人民政府向出席大会的各级领导、各位嘉宾、各界朋友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说,近年来,浑源县委、县政府把黄芪产业作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带民致富的支柱性产业来抓,编制《恒山黄芪保护规划》,设立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实验室,主导制定5项恒山黄芪系列标准,建设国家种植业“三品一标”基地,推行数字化溯源体系,深化与科研院校、龙头企业等合作,开发出7大类70余种产品。在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日本京都举办发布会、宣介会,产品出口到60多个国家和地区。恒山黄芪栽培系统成功上榜第七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第三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CCTV“中国符号”IP,恒山黄芪全产业链产值达到15亿元。

  赵昱清说,“实现恒山黄芪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我们不懈奋斗的使命和矢志追求的目标。我们将在种源保护、标准制定、品牌建设、产业发展上持续发力,围绕中医药理、药食同源、康养保健等领域,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恒山黄芪朝着百亿级产业目标追赶迈进。真诚希望,各位朋友携手浑源、创新合作,共享恒山黄芪产业发展成果。诚挚邀请,各位朋友多来浑源做客,感受厚道浑源,品味浑源文旅。”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国家中药材创新联盟理事长张伯礼在视频致辞中祝贺大会圆满召开。他说,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政策的推动,中药材产业稳步发展已经成为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国家中药材创新联盟始终秉持服务国家战略的初心,推进中药材行业的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推动种植业和产业紧密协调,促进道地药材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我们要以科技赋能,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围绕中药材种植、生产、使用全过程,充分发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要以文化为魂,擦亮道地药材的品牌,将药材的故事融入科普教育、健康旅游中,让中医药文化成为乡村振兴的软实力。要畅通渠道,激活市场的新动能,通过专委会与示范县区建立长效机制,真正实现种得好、卖得好、收益好的良性循环。要以协调为要,构建共赢发展格局,与地方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和农户形成合力,共建共享平台,让道地药材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国家中药材标准化与质量评估创新联盟副理事长、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原副司长吴海东说,恒山黄芪,素有“补药之长”的美誉,是我国道地药材中的璀璨明珠。其生长于北岳恒山独特的地理环境中,得天时地利,品质超凡,在中医药领域久负盛名。经过多年发展,浑源已构建起涵盖种植、加工、销售、科研等环节的黄芪全产业链,为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作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恒山黄芪产业更是成为带动浑源乡村发展的强劲引擎。国家中药材创新联盟将一如既往地支持浑源黄芪产业发展,充分发挥联盟在标准制定、质量评估、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优势,为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我们将积极协调各方力量,助力浑源打造全国知名的黄芪产业示范基地,推动恒山黄芪走向更广阔的市场,让这一道地药材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山西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张强在致辞中说,大会的隆重召开,既是对历届黄芪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和近年来浑源县黄芪产业发展成效的充分肯定,也标志着恒山黄芪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迈入常态化、品牌化新阶段。“我们将以此次大会为平台,进一步密切与各位专家和行业企业的交流,紧跟黄芪产业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成果,紧密对接产业发展需求,持续推动各类科技创新要素向浑源、向恒山黄芪产业研究院汇聚,持续加大恒山黄芪全产业链瓶颈问题攻关,持续支持高水平科研成果在浑源示范推广、转移转化,为把恒山黄芪产业真正打造成浑源的特色产业、品牌产业、富民产业贡献智慧和力量。”

  浑源县政府副县长付元进与国家中药材标准化与质量评估创新联盟秘书长、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员郑文科签订恒山黄芪产业战略合作协议。

  大会为11家企业授予恒山黄芪国家地理标志牌匾。

  上海伯仲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王伯存发布了恒山黄芪品牌,揭晓了恒山黄芪全新品牌形象与定位。

  恒山黄芪甲天下,在核心产区浑源县生长出的恒山黄芪,具有产地生态优越、种植历史悠久、药性品质道地、产业基础良好、全链发展趋势五大特点。恒山黄芪主要生长在北纬39度、海拔1800米左右的县域南部山区,这里独特的高海拔、富硒土壤与光照充足的生长环境,孕育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恒山黄芪。从北魏开始,即有恒山采刨黄芪的历史,在明朝,恒山黄芪已成为地方特产。恒山黄芪,主根粗长、根条顺直、皮嫩肉松、味甜气香,切片有“金井玉兰菊花心”之美称。恒山黄芪一直保留了野生黄芪的优良品种,主要是“天种天养”“人种天养”“天种人护”的野生和仿野生生长,采刨周期在六年以上,其主要指标均明显高于国家药典标准,其中总皂苷含量,最高可达0.38%,是中华药典规定入药标准的三至五倍。目前,全县宜芪面积39.5万亩,有芪面积28.6万亩,占全国种植面积的14%。其中规范化种植23万亩,野生5万亩。全县从事种植、加工、销售的企业已经达到200余家,已有北岳神耆等5家企业进入省级龙头企业,恒山黄芪产业已经成为全县乡村振兴、农民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

  开幕式后,国家中药材创新联盟秘书长、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员郑文科,国家中药材创新联盟专家、中国中药协会种植养殖专委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王文全,恒山黄芪产业研究院院长、山西农业大学研究员田洪岭3位专家分别以《国家中药材创新联盟赋能乡村振兴》《黄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恒山黄芪产业发展的模式与成效》为题,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作专题报告。

  最后,专家学者、企业精英等围绕恒山黄芪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开展圆桌对话交流,从不同维度为恒山黄芪高质量发展提供“金点子”。

  21日下午,召开了恒山黄芪产业发展规划研讨会、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黄芪单品种攻关组会议。

  本次大会由国家中药材标准化与质量评估创新联盟主办,浑源县农业农村局、浑源县现代农业发展中心、联盟山西工作站、联盟传播专委会、联盟采购经理专委会、联盟农业企业专委会、联盟规范化生产专委会承办,山西省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广誉远国药股份有限公司协办。(完)

  (韩玉娟)

【编辑:郭飞颖】
中新图片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