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西新闻9月28日电 “你看这汇福巷的游园多漂亮,秋千、读书角啥都有,以后带娃遛弯、跟老伙计下棋都有地儿了!”家住山西省晋城市城区钟家庄片区的王阿姨带着孙子在新建成的游园里玩耍,脸上满是笑意。
曾经的坑洼路、杂乱巷如今已变身“路畅、景美、功能全”的民生幸福路用实实在在的变化回应着居民的期盼钟家庄背街小巷改造只是城区背街小巷改造工程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城区以“百姓呼声”为方向,以“人民满意”为目标,把背街小巷改造列入重点民生实事项目,按照“提品质、出精品、创经典”要求,坚持整治、建设与管理并重,通过“微改造+精提升”模式,推动一条条背街小巷“旧貌换新颜”,让群众的幸福感在家门口升温。今年4月份全面启动的概算总投资1.42亿元,总长度约19.66公里,实施改造的38条街巷,按基础类、改善类、提升类统筹推进,目前已全部完工。从城市空地到街心公园,从出行安全到整体改造,一个个热切的民生期盼得到回应,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地开花,牢牢托起居民群众“稳稳的幸福”。
旧貌焕新 奋力攻坚展成效
“跳出城区看城区”“站在明天看今天”,城区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干在每一天、干好每件事,以精心、精细、精致的工作打造亮点、塑造特色,全区上下聚合力、抢工期、保质量,加快城市的“硬件”设施建设,仅用半年时间,便完成今年38条背街小巷的全面升级改造任务。
背街小巷改造工程不只是环境的改善,更是温暖人心的初心实践。工程推进过程中,城区及时组建了项目推进专班,明确项目牵头负责人,精心规划施工方案,全力克服地下管线复杂、施工空间狭小等难题,抢抓工期,确保各项目建设顺利进行。为确保工作“创亮点”,区住建部门履职尽责,会同相关街道办事处,以“管家式”“一对一”“全流程”进行服务,开展进家入户走访,按老百姓“菜单”需求,增添便民服务点,增加居民休闲活动场所,打造街角口袋公园,增添文化景墙及景观小品,实现“为民做主”到“由民做主”转变,凝聚起了“一座城、一群人、一条心、一起干、一定赢”的磅礴力量。
实干提速 民生工程暖人心
背街小巷改造工程4月初全面启动,9月底即告圆满竣工,速度与温度并存。面对时间紧、巷道密布的现实挑战,工程团队科学调度,昼夜兼程,以“马上就办”的实干作风,在暑热交织的时节里,将困扰居民多年的“心头堵点”一一疏通。
改造的力度,凝结于一串串扎实的数字:216盏新路灯次第点亮,彻底驱散了居民归家夜路的迷茫;7320米污水管道与3150米雨水管道蜿蜒地下,如同为街巷注入新鲜血脉,则构建起城市“里子”的强健循环系统。雨污分流的地下管道,是居民告别积水内涝的坚实保障,更是城市肌体新陈代谢的无声承诺。38条背街小巷改造,总长度约19.66公里,不仅延伸着平坦与安全,更铺就了民心所向的幸福通途。作为民生工程,背街小巷改造既是市容市貌的“面子”焕新,更是基层治理的“里子”升级,与居民的日常生活联系最为密切。
城区始终聚焦群众“最盼、最急、最忧”的城建问题,从细节上花心思、细微处下功夫、细小处做文章,加速推进背街小巷改造、老旧小区改造等工程,为构建新时代高效的基层治理体系探索新路径,使城市面貌得到大幅提升和改善、群众的生活环境更加惬意舒适。
民心所向 幸福写在笑脸上
焕新的是街巷,温暖的是心房。“过去巷子又窄又暗,雨天更是一脚泥水一脚坑。现在路平灯亮,污水雨水也各行其道,夜里出门再不用提心吊胆怕摔跤了!”这些来自居民们发自肺腑的感慨,正是工程最生动的注脚。
行走在改造一新的小巷中,居民们舒展的眉头和满意的笑容,成为衡量民生工程成色的最佳标尺。背街小巷的焕新,绝非仅是砖石瓦砾的堆叠更新。它精雕细琢着城市最细微的肌理,更承载着千家万户的日常冷暖。城区经过180天的奋力攻坚,将汇福巷、锦溪巷、春棚巷等曾经黯淡的角落,打磨成整洁、明亮、畅通的生活新空间。每一盏点亮的路灯,每一寸平整的路面,每一段畅通的管道,都在无声诉说着城市治理的温度与为民情怀的深度——让最寻常的街巷,成为离百姓最近的幸福注脚。
现年52岁的贺毅,是泽北路社区春棚巷的居民,前几年因为小区门口道路破损严重,污水横流,居住环境差,他搬离了这里。今年4月份城区启动背街小巷改造项目,在大家翘首以盼中,小区道路迎来了“大变身”,改造后的路面宽阔整洁,车辆有序通行,给人一种十分清爽的感觉。而今,改造完成后环境变美了,贺毅又从外面搬了回来。“政府聚焦‘民’字将背街小巷改到群众家门口,工作赶得紧、干得实,不仅在提高颜值上做文章,还把民需、民盼、民忧记在心上,让‘忧居’变优居。”贺毅说道。
对老百姓来说,“好生活”其实很具体:一部能直达6楼的电梯、一处有景可憩的口袋公园、一条下雨不堵、通畅干净的下水道,一条串联记忆却更加美丽的小巷。这几年,城区区委、区政府一张蓝图绘到底、管到底、建到底,就为了让群众盼的事,都能变成实实在在的成果。
一件件城建民生实事,为百姓幸福加码,让群众生活升温。
近年来,城区始终聚焦群众“最盼、最急、最优”的城建问题,从细节上花心思,细微处下功夫,细小处做文章,加速推进背街小巷改造等工程,遵循“一街一景”“一巷一品”原则,投资4.85亿元,对分布于7个街道办事处、总长84.83公里的271条背街小巷实施全面改造。拆除沿街违建2028平方米、围墙围挡4782余米,增设16处公共空间与便民服务点。整治敷设地下管网87.84千米,改造30处垃圾收集点。修复优化26.39万平方米建筑立面,种植2.23万棵乔木,新增10.97万平方米绿化面积,规范327个停车位与351处非机动车停放点。打造70处居民休闲活动场所、37处文化景观及小品。使城市面貌得到大幅提升和改善、群众生活环境更加惬意舒适。接下来,将用心用情办好更多实事,让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完)(来源:太行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