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古县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获评全省“清廉单元建设示范单位”
2025年10月15日 18:44
来源:中新网山西

  中新网山西新闻10月15日电 近日,在全省召开的全面建设清廉山西工作专班扩大会议上,古县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榜上有名,荣获全省清廉单元建设示范单位称号。

  自清廉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古县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高度重视,通过开展“十个一”活动,营造清明政治生态,打造廉洁高效窗口,建设清正干部队伍,一体化推进清廉机关建设。

  一是上一堂清廉主题宣讲课。以深入学习贯彻《监察法实施条例》为重点,对领导班子、党员干部进行集中教育和宣讲解读,推动其掌握纪法内容、明晰底线清单、依法履职用权。同时古县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积极征订《监察法实施条例》,做到科级以上干部人手一册,并通过集体学习、自学交流等形式,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切实维护党纪国法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二是观一部警示宣传片。召开专题会议进行警示教育学习,组织党员干部集中观看电视专题片《零容忍》,持续强化对党员干部廉政警示教育,多层次多角度深化清廉教育,弘扬优良作风,保持清廉本色,通过一桩桩鲜活的案例,以案为镜,为全体党员干部敲响廉政建设警钟。营造“机关清廉、干部勤廉、社会崇廉”的良好氛围。

  三是读一则清廉故事。以清廉文化为主题,以诗歌、事迹、小故事为主要载体,在全局开展“清廉审批”主题诵读会,用声音弘扬传播清廉文化,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筑牢思想防线,做到廉洁奉公,勤政尽责,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四是签一份清廉承诺书。为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进一步增强全体干部职工的清廉意识,古县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组织全体干部职工签订了廉政承诺书,实现了全覆盖,切实有效地把修身律己、廉洁工作的清廉文化理念传递全体干部职工,扎紧扎牢廉洁防线。

  五是排一轮廉政风险点。结合全局权力行使、制度执行、纪律作风等实际情况,开展了一轮政治生态分析研判,着力发现在党的政治建设、纪律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督促各股室、窗口全面摸排廉洁风险点,对照制定整改措施,形成常态长效的管理机制,有效预防廉洁风险,切实打好防范化解廉政风险的“主动仗”。

  六是评一批清廉政务之星。公开评选活动以股室为单位开展,以干部职工推选和分管领导推荐相结合的方式确定候选人,按照政治坚定、作风过硬、实绩突出和廉洁自律的评选标准,经民主测评、党组审定、公示等环节评选出6名“清廉之星”,为广大干部群众树立看得见、摸得着、够得到的道德高线,培育和引领崇廉尚洁的社会风尚,积极促进清廉审批建设。

  七是开一次清廉主题党日活动。该局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到清廉文化主题公园开展“聚焦党建引领践行清廉审批助推基层治理”主题党日活动,提醒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珍惜现在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时刻注意保持党的纯洁性、先进性。通过参观清廉公园,品读勤廉故事,深入了解公园的廉政内涵、文化典故、人生寓意,接受了一次强烈的震撼和洗礼。活动结束后,党员干部们自发打扫公园卫生,分工协作,对公园地面烟头、花草丛内死角的纸屑、塑料袋等垃圾进行了清理,为创建美丽宜居古县贡献一份力量。

  八是设一个“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办不成事窗口”专门受理企业、群众在政务大厅办事过程中遇到的疑难事项和复杂问题,同时对窗口人员开展了业务技能、服务礼仪及党风廉政建设培训,进一步增强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服务水平和业务能力,营造崇德尚廉的浓厚氛围,推动清廉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九是建设一个“清廉大厅”。一是在大厅楼道走廊悬挂清廉文化艺术作品,内容为名言警句和模范先进廉政事迹;二是制作“共建清廉大厅”监督牌,悬挂廉政警句“十不准五严禁”等内容;三是在大厅电子屏滚动播放“清廉大厅”建设标语、图文并茂的清廉文化宣传图。营造“清廉风尚,打造清廉大厅”的浓厚氛围,全力推进“清廉大厅”建设。四是统一为窗口工作人员定制清廉承诺桌牌,让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每时每刻都能看到清廉提示,敲响廉政警钟,严明工作纪律,时刻铭记修身律己、廉洁从业,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做到自警自律、爱岗敬业、清正廉洁。

  十是测一回清廉教育成果。以《监察法实施条例》为主要内容在全局组织开展廉政知识测试竞答,并公布测试成绩。通过以考促学、以学促廉,对党员干部党规党纪等知识学习掌握情况进行一次大检阅,对党员干部学习理论知识进行一次大鞭策,对党员干部遵守党规党纪进行一次大警示,确保清廉机关建设走深走实、取得实效。(完)

  (王培亮)

【编辑:郭飞颖】
中新图片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