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白羊大地织“丰”景 左云农业谱新篇
2025年10月16日 16:33
来源:中新网山西

  中新网山西新闻10月16日电 金秋的山西左云,白羊大地铺展开一幅鲜活的“丰收长卷”——田野里,有机黍子颗粒饱满,万亩葵花向阳绽放;长城沿线,彩色作物扮靓旅游路;加工车间里,特色农产品正从“田间”走向“全国”。

  近年来,左云县以“特”“优”战略为笔,用工业化思维绘就农业发展蓝图,让粮食安全有根基、特色产业有亮点、产业链条有延伸,在乡村振兴的赛道上交出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亮眼答卷。

左云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守牢粮安线:“地”“技”双管育好粮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是左云守住“粮袋子”的核心密码。全县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不仅让5000多亩撂荒地重新焕发生机,更建成6.72万亩高标准农田,让“望天田”变成“稳产田”;在技术赋能上,3万多亩农田推广有机旱作膜下滴灌技术,实现节水、节肥又增产。

  如今,左云县41万亩农作物长势喜人,粮食产量稳定在1.01亿斤以上。从闲置土地的“唤醒”到先进技术的“落地”,左云用扎实举措,把粮食安全的“主动权”牢牢攥在自己手里。

  做活特色牌:农旅融合添活力

  左云的丰收,不止有“量”的保障,更有“特”的精彩。11万亩葵花、胡麻、油菜花等油料作物进入收获季,金黄的葵花盘、饱满的胡麻籽,成了农民手中的“金豆豆”;长城沿线1.5万亩特色观赏作物种植,让向日葵、荞麦、高粱既扮靓了乡村旅游线路,又为“农旅融合”打开新空间——游客来此赏景打卡,农户既能卖农产品,还能靠旅游增收,实现“一亩地赚两份钱”。

  更值得一提的是,1万亩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成效显著,1200平方米脱毒马铃薯组培室年生产组培苗1600万株,良种繁育能力超2000万斤,不仅撑起左云农业的“特色门面”,更为全省马铃薯产业提供优质种源,让左云特色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左云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延伸产业链:品牌赋能富农户

  “丰收不是终点,让农民持续受益才是目标。”左云县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四位一体”模式,让农民深度嵌入产业链。全县15家龙头企业(省级9家、市级6家)、41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像纽带一样连接起“田间”与“市场”;“雁门清高”“雲中紫塞”“边塞牧羊”等品牌持续发力,让左云的杂粮、油料等优质农产品,从“养在深闺”到“享誉全国”,卖出了好价钱。

  眼下,左云县秋收正忙,农机跨区作业队伍穿梭田间,天气预警、农事建议及时送达农户,确保颗粒归仓。未来,左云还将继续壮大特色产业、延伸加工链条、打响农业品牌,让丰收的喜悦持续传递,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完)

  (曹苗苗)

【编辑:郭飞颖】
中新图片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