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长治上党区:以“匠心酿造+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2025年10月30日 19:51
来源:中新网山西

  中新网山西新闻10月30日电 深秋清晨,长治市上党区南莎姆葡萄酒庄的葡萄园中果实盈枝,清香四溢。一行行整齐的藤蔓间,工人们正忙着采摘、分拣,将成熟的葡萄串收入筐中,呈现出一派丰收景象。

  技术员李强介绍:“我们葡萄园占地300多亩,主要种植赤霞珠、霞多丽和玛瑟兰三个品种的葡萄。赤霞珠用于酿造干红,霞多丽用于酿造干白,玛瑟兰目前还在试验阶段。”他进一步解释道,“我们这里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积累。从疏花疏果到修剪枝条,每个环节都实施精细化管理,确保葡萄品质。目前葡萄亩产控制在300到700斤,并实行分级酿酒制度,从源头保障葡萄酒的品质。”

  采收后的葡萄被迅速运至加工车间,经初步筛选后进入酿造环节。酒庄的地下酒窖里,橡木桶整齐排列,发酵罐已完成清洗消毒,静待新一轮酿造。谈及酿造工艺,李强说:“葡萄酒的酿造过程需经过挑选、除梗、压榨、发酵等30多道工序。之后进入储存期,最短一年、最长两年出罐,再经冷冻、检验等程序,合格后方可装瓶。”他特别强调储酒环境的要求:“光线须保持暗光,温度控制在13至18摄氏度,湿度维持在50%到80%之间。我们通过日检查、周报告、月总结的管理机制,每月两次监测液位、酒色与酒体,确保葡萄酒品质稳定。”

  从田间到酒窖,每个环节的严格把控,体现了南莎姆葡萄酒庄对品质的坚持。自2013年第一瓶葡萄酒上市以来,酒庄产品持续获得市场认可,已成为上党区绿色特优农产品的亮眼“名片”,也是上党区专业镇建设中的重要代表。

  与此同时,酒庄正在推进15000平方米酒堡的建设与装修,同步实施生产车间改造升级。此举不仅是硬件设施的完善,更是构建全链条产业体系、拓展文旅融合空间的关键一步。

  南莎姆葡萄酒庄董事长李仁龙表示:“我们正积极推动酒堡装修与车间改造,计划引入全自动生产线,确保每瓶葡萄酒的品质稳定。酒堡也将作为葡萄酒文化展示与文旅体验的核心载体,为产业延伸提供基础。”

  这种“农业+加工+文旅”的融合发展模式,是上党绿色特优农产品专业镇推动“产业增值、农民增收”的生动实践,助力实现从“产品优势”到“产业优势”的跨越。

  李仁龙强调,下一步酒庄将围绕“主业精耕+文旅拓展”双轨并行,助力乡村振兴:“在酿酒主业上,我们将引入数字智能技术,优化种植标准,提升产品竞争力;文旅方面,将以酒堡为平台,打造‘种植+酿造+旅游’全链条体验,让‘南莎姆’成为上党乡村产业的知名品牌。”(完)

  (韩婷婷 宋梓玮)

【编辑:郭飞颖】
中新图片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