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西新闻6月14日电 珍爱信用记录,积累信誉财富,今年6月14日是全国第15个“信用记录关爱日”,当天上午,由中国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办,山西银行承办,太原市部分金融机构协办的“注入信用助企新动能 维护征信权益惠民生”征信主题宣传活动在山西银行总行举行。人行太原中心支行、山西省发改委、各金融机构征信管理相关领导,太原企业征信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企业和个人客户代表出席本次活动。

君子之言,信而有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征信在防范信用宗旨,扩大信用交易,改善信用环境和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山西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任凯在致辞中表示,此次征信宣活动旨在倡导诚实守信的社会风尚,提高社会公众的信用意识,营造“知信、用信、维信、守信”的良好社会氛围,引导广大企业客户、个人客户珍爱征信记录,守好美好生活“通行证”,实现自身健康快速发展,进而为全省诚信体系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信通三晋”平台是依托全省政务数据和各类涉企信用信息,应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为企业提供融资支持而建设的省级征信平台。活动中,太原企业征信服务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就“信通三晋”平台的建设和运营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目前该平台已归集各类涉企信用信息2513万条,入驻金融机构20家,注册企业2285户,累计促成1105户企业获得授信84.32亿元。

国无信不盛,人无信不立,如果征信记录不良,就很难在经济社会活动中取得长远发展。但由此而来,不法分子利用记录不良者急于改善信用记录的侥幸心理,形式多样的“征信修复”骗局便层出不穷。活动中,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征信管理处相关人员通过生动的案例,介绍了“征信修复”骗局三大常见套路,以及防范“征信修复”骗局的锦囊妙计,并提示大家要远离“征信修复”陷阱,通过正规渠道维护权利。

让守信者受益、失信者受限,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为了打破信用信息孤岛,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我省已于今年5月27日的人大常委会上通过了《山西省社会信用条例》,并将于10月1日正式实施。活动中,山西省发改委信用处相关人员宣讲了《条例》的重要意义和主要内容,详细讲解了《条例》将如何影响和引导信用体系建设,并表示《条例》的落实必将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随后与会人员进行现场交流互动,倾听社会公众及同业对山西银行成立以来的建议,介绍了山西银行的信贷产品,并对客户一对一讲解征信相关知识。最后与会人员参观了山西近现代金融文化展及山西银行成立历程介绍。


诚信者,天下之结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事关每一个人,山西银行将充分发挥省属金融企业使命担当,秉承为公恒信、义利共同的价值观,不断提供高品质金融服务,进一步增强社会各界对征信管理工作的理解,奋力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为共建诚信社会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