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无标题文档
无标题文档

山西柳林县:引入金融活水 助力乡村振兴

山西柳林县:引入金融活水 助力乡村振兴

2022年06月23日 11:08 - 来源:中新网山西

  中新网山西新闻6月23日电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山西柳林县在强化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推进乡村产业振兴、补齐农村金融短板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和思考,确立“党建+金融”三级联盟平台助推乡村振兴,实现了党建与业务、农户需求与产业振兴的融通。

  党建引领,金融资源实现精准配置。由柳林县委、县政府牵头,中国人民银行柳林支行,柳林农商银行、乡镇、村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建立政府主推、农商行主办、政银联合、优势互补、纵深推进的“党建+金融”新模式。在柳林县委统一部署下,全县15个乡镇相继召开动员大会,迅速构建起党建引领、服务民生的普惠金融机制。基层党组织闻令而动,主动对接客户经理,全面掌握农户的金融需求。目前,柳林县197个行政村已全面建档,开展评级村115个,评定完成行政村98个,评定户数24293户,预授信91368万元,实际发放贷款2824户,实际授信金额25310万元。同时,组织开展“送金融知识、送百场电影”下乡活动和为信用户、信用商户挂牌活动。客户经理持续深入一线实地考察经营情况,上门探访需求,走千家、访万户,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增强与群众的联系,助力金融服务走实走深。

  组织推动,整村授信实现提档升级。在村支两委的推动下,通过联合走访、联合审查、联合评定,转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优势为工作效能,逐步解决银行与农户之间的信任壁垒和“三农”信息不对称障碍,短时间内完成11.4万农户的信息搜集与评定工作,破除金融入户难、“空心村”严重等实际问题。全面梳理、整合贷款各环节所需材料,在确保权证类、法律类档案资料合法合规、齐全有效的前提下,对现行资料文本进行精简优化、合并归集,废除无效文本,做到“应减尽减、能减尽减”。按照“无感授信、有感反馈、贷前签约、按需用款”的流程整体推进,即通过村组织建立农户基本信息、农商行筛选宜授信名单、初评小组“背靠背”评议,形成预授信名单,确定预授信金额,实现“无感授信”。对于在村创业农户,采取主动上门走访,告知额度、宣讲政策,探寻需求。对于外出务工的创业居民,通过电话、短信告知,发现客户需求,引导自主申贷,达到“有感反馈”效果。同时,结合“吕梁贷”获客平台,取得小额信贷审批权限,辖内50万元以下信用贷款由总行统一审核,并建立宜授信农户“白名单”,在审核客户身份、征信的基础上,根据评分评判授信是否合理,客户最多跑一次便可享受金融服务成为现实。目前,办理一笔贷款仅需2-3小时,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在柳林县政府、人行柳林支行、柳林农商银行的联合宣讲、联合清收的舆论氛围和违约成本变高的影响下,村级信用环境不断得到改善,21号结息意识已深入人心。随着授信覆盖面的不断提升,信用额度的不断增长,柳林县信用村、信用农户、信用商户数量正在不断攀升,“身边都是守信人”的氛围更浓,爱护信用、维护信用逐步成为社会共识。

  措施有力,金融活水丰润乡村底色。一是创新管理,让守信人实惠。引进客户积分管理系统,探索实施利率差异化政策,引导一大批“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守信村民获得利息优惠,将无形的信用变为有形的实惠。二是金融参与,助力乡风文明。在金融力量嵌入乡村治理过程中,柳林县通过在评议表中完善邻里关系、人品人性等关键信息,使得培育乡风文明更接地气、更可操作。三是积水成渊,赋能乡村振兴。

  柳林县“党建+金融”三级联盟平台的创建,为以打造美丽乡村、引进科技人才、推进县域发展、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海平 张倩)

广告
广告
广告
关于我们| About us|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3042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

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3042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