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西新闻7月14日电 (杨静 孙丽丽) 育人质量是学校的命脉,是学校发展的原动力,是检验教师教学成果的主要依据,更是促进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力。为进一步提升学校教学质量,积极推进后小河小学教育集团“教——学——评——研”一体化,该校日前进行了新课标出台后的首次学业综合测评。

对标“三会” 精准分析
数学新课标首次明确提出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分析会上,该校三至六年级四位数学年级组长紧密结合数学新课标提出的“三会”理念,利用期末测试结果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从期末考试的知识考察点、学生得失分情况、学生答题习惯、改进教学策略等方面做了详实分析。在分析学生的同时,也分析了自己的教学情况,为以后的教学提出改进措施。

关注“语用” 精准施策
三至六年级语文组长在进行质量分析时都关注到了语文新课标的四大突出变化:课程目标素养化、课程内容结构化、学习方式实践化、学业质量标准化。
在分析学生失分较多的题目时,既罗列多种错误,追根溯源分析错因,同时对准课标找到是哪一种语文能力(素养)的缺失,并针对性提出改进措施。
尤其是中段语文对段的考察,学生的提炼概括能力引发老师们更深感悟:立足例子,举一反三;用好例子,触类旁通;超越例子,熟能生巧。

重视情境 关注思维
新课标背景下的此次命题更加体现考查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题目覆盖了学期所学的主要内容,素材的选择体现了正确的价值导向。语言真实鲜活,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情境和任务都是学生所熟悉的,体现了语言交际的真实性。
教师一致认为,词汇教学要坚持音形意用的结合,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语境,多进行语言实践,对于词汇的掌握要进行多种方式的考察。阅读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语篇材料,运用多种可视化思维工具引导学生进行高阶思维,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评价、概括等能力。

学以致用 关注素养
纵观三至六年级科学试卷,科学老师表示,科学测评以书中知识为载体,考察学生某些知识点在生活中运用、辨别的能力。科学课的主要特点就是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其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科学的重要性,了解科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科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有利于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主动性。

共研共进 续航“双减”
此次质量分析活动使教师明确了提高教学质量,应从更新理念、扎实备课、潜心钻研、用心上课、精心设计作业等方面下功夫,教师应努力在研究与实践中实现专业发展,实施精准教学,不断深化“教学评研”一体化的实践与探索。(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