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无标题文档
无标题文档

山西借能源红利提升数字经济成色

山西借能源红利提升数字经济成色

2022年08月20日 19:43 - 来源:中国新闻网

山西借能源红利提升数字经济成色。 武俊杰 摄

  中新网太原8月20日电 (记者 李新锁)数字经济百舸争流的态势下,山西借助能源经济红利加快数字经济步伐,提升数字经济成色。这是山西连续举办晋阳湖峰会的初衷之所在。

  19日,山西太原召开晋阳湖·数字经济发展峰会。峰会由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中国电子学会、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中国服务贸易协会联合主办。

  面对国家部委领导、院士专家、企业代表等诸多业内人士,山西省委书记林武表示,山西正处在资源型经济的波峰期、高质量发展的机遇期、数字化转型的风口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理念、先进技术和高端项目,也更加渴求高端人才、领军企业和各界力量”。

  2021年,山西GDP同比增长9.1%,增速排名全国第3,其中7.1个百分点的GDP来源于新兴产业、数字经济等非煤领域的拉动。

  数据显示,山西规上工业企业关键工具数控化率达到57.8%,排名全国第10,数字经济发展指数达到110.9,排名全国第17。在数字经济的浪潮中,山西正努力占得一席之地。

  时下,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数字经济的主要增长极。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长梅宏表示,数字化转型已成不可逆趋势,各业态将围绕信息化主线深度融合、协作,完成自身转型,并不断催生新的业态,一些传统业态也将走向消亡。“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将是各行业必须面临的选择”。

  作为传统能源大省,山西在煤矿、冶金、焦炭等领域的数字化转型颇具代表性。

  “山西将以能源产业为重点,积极拓展数字技术应用场景,加快建设智能矿山、智能电网和能源互联网,推动传统能源和新能源优化组合,推动传统能源企业向综合能源服务供应商转型,力争成为全国能源领域数字化转型的排头兵。”林武说,山西以产业园区为载体,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努力在先进计算、数据存储、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打造有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其间,山西也制定了数字经济发展目标。

  目前,山西数字经济占GDP的比重为24%,山西计划到2025年提升到35%左右,到2030年提升到50%以上,努力追上全国平均水平,力争成为中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新高地。

  近年来,山西数字核心产业多个领域跻身全国前列。在电子信息制造业方面,光机电、计算机、半导体等新兴产业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碳化硅单晶衬底、光伏电池、新型显示专用设备等产品出货量居国内前列。

  如何从点上的突破拓展至面上的升级?提升产业生态,完善产业链条或是绕不开的课题。

  当天,包括太忻数据流量谷、华为煤矿军团、国家人工智能山西公共服务平台、中国联通智慧矿山军团、山西省能源互联网中心、山西省网络安全运营中心、电碳融合实验室等在内的11家数字经济领域创新研发机构揭牌。

  借助峰会平台,山西形成签约项目154个,总投资936.24亿元。

  实际上,借助丰富的应用场景、持续提升的营商环境,加之独特的资源、区域优势,山西正吸引包括华为、浪潮、中国联通等在内的一大批行业龙头入局。

  中国联通集团董事长刘烈宏介绍,在山西,联通5G网络建设得到了建站补贴、战略性新兴产业优惠电价等组合政策支持,5G基站规模达到2.2万个,基本实现了乡镇及以上区域网络的全覆盖。同时,联通还在山西建有19个数据中心,机架总规模8500架。

  此外,联通还结合山西煤炭、钢铁、煤化工等产业需求,推进5G融合创新,与晋能控股、太钢集团等合作,打造了一批有行业影响力的标杆项目。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中国劳动学会会长杨志明表示,山西一批智能制造、智慧矿业、智慧能源,以及发展中的陈醋云、汾酒云等品牌企业,正在形成数字经济新动能的支柱板块,使“资源山西”“产业山西”向“数字山西”“智能山西”延伸。(完)

广告
广告
广告
关于我们| About us|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3042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

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3042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