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西新闻9月26日电(吴琼)“经过多年探索前行,医院已逐步形成眼科日间手术高效、快捷、经济的服务模式,在缓解床位紧张、患者‘住院难’问题上取得良好效果,成功打造以‘日间手术为中心’的患者、社会、医院三方互惠的全新临床模式。” 山西省眼科医院日间医疗中心负责人兼医务科副主任袁志刚介绍该院日间医疗开展情况时说。
近日,“促医改—媒体走基层”新闻采访活动在山西省眼科医院举行,该院医务工作者对医院及医改基本情况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自‘136’兴医工程开展以来,山西省眼科医院以‘强医疗、善科研、促教学、树廉洁’为主线,多项工作得到显著改观。”山西省眼科医院院长孙斌介绍,比如医疗方面,2022年上半年疑难危重比例35.23%,平均住院日为3.19天,比去年同期减少0.51天,日间手术5660眼,占全院住院择期手术的52.06%;教学方面,与山西医科大学合作成立眼视光医学专业,成为山西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对医院发展而言是质的飞跃;科研方面,打造一体两翼的协同发展模式,搭建眼科基础研究中心和临床研究中心两个科研平台等。
为扎实推进新一轮的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促进医疗服务规范化、常态化、科学化,2017年9月,该院“日间医疗中心”正式启用,成为山西省首家眼科日间医疗中心。后被国家卫健委遴选定为“国家版”日间手术试点医院,并纳入“中国日间手术合作联盟”成员单位。这是该院医改工作跨越性发展的重要一步。

日间医疗中心开展及运行方面,袁志刚告诉记者,为方便病人就医,解决入院候床时间长等问题,该院进一步优化日间流程,缩短患者住院天数,日间医疗中心于2018年5月引进独立的日间手术管理信息系统。目前,院内11个临床科室已全部开展日间手术,涵盖眼科病种45个,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比例由2018年的29.18%增加到2022年的54.38%。
谈及治疗感受,82岁的患者白大爷说,“我原本是左眼眼底静脉出血、眼睛模糊,经过日间治疗,效果不错,也不需要住院,手术十几分钟就结束了,没有痛苦,当天治疗完就能回家。”
“其实,早在2013年4月,我院就在全省率先开展‘日间医疗’试点工作,当时试点的是白内障。”山西省眼科医院白内障科主任刘杰为说,自该院正式成立“日间医疗中心”后,专业也推广到所有眼科临床科室,但白内障手术在日间手术量中仍占最大比例。
为进一步适应患者就医需求,改善医疗服务,提高医疗工作效率,经过反复论证,该院在2021年2月,积极探索将白内障手术从医院的日间医疗中心分离出来,成立单独的白内障日间医疗。自2021年2月白内障全方位开展日间服务以来,白内障手术量达12000台次。
白内障开展日间医疗,也为患方、医方提供方便。刘杰为介绍,对于患方,不需等床位,缩短等手术时间;老年人对环境不熟悉,患者在家里能休息好;不需要家属在医院陪侍,减轻家人负担;医疗费用减少。对于医院,提高工作效率,日间病例相对简单,医生一周内可以管更多病人;节约医疗资源,特别是护理资源,护士可以做一些医生助理的工作,护理人员的专科技能得到提高。
下一步,山西省眼科医院将努力提高专业水平,严格执行医疗制度,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