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西新闻3月23日电 今年1月5日启动“一村一警”驻村服务工作以来,山西省吕梁市汾阳市公安局贯彻落实公安部和省公安厅、吕梁市公安局工作部署,因地制宜、循序推进,在盘活警力资源、完善机制保障、突出实用实效下“绣花功夫”,“一村一警”驻村服务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新时代社区警务的“新样板”正在形成。
“如何在总警力不增加的情况下科学配置资源,是我们考虑最多的问题。”汾阳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韩德龙介绍,“一村一警”工作启动之初,汾阳市局党委就成立了工作领导组和实体化运行的工作专班,将全市205个村(社区)划分为16个片区,局领导和一级警长任片区长,各派出所所长任副片区长,抽调局机关和各派出所民警105人、考录辅警98人、事业人员144人、其他警务辅助人员152人,组成499人的“一村一警”驻村队伍。
“一村一警”启动以来,驻村民辅警在每周例会上既能第一时间掌握局党委工作部署,又能将工作中发现的问题面对面向局领导汇报。上下沟通多了,解决问题效率也高了,民警工作积极性更强了。
打开汾阳市“一村一警”工作的布局图,犹如展开一张大大的“棋盘”:从纵向上看,片区长、所长、警务长、驻村民辅警,各层级职责清晰、管理明确;在横向上看,党政一体、部门联动、警网融合,横向纵向交织一体,织密了工作架构,实现了警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一村一警’的‘一’不是一个确数,我们因地制宜,实行了一村一警、一村多警、一警多村等模式。”汾阳市公安局副局长何永涛介绍,在派驻选人上还突出了警种优势。比如,公路沿线的靳囤村,经营大货车的人多、二手车交易市场集中,就派驻了熟悉情况的两名辖区交警中队的交警;董家庄村历来从事古董修复交易的人多,为了避免滋生文物犯罪,就配备了文物中队的警力驻村……警力充实的同时工作效能也大大提升,“一警”背后就是一个团队。
“‘人’有了,制度明确了,怎么保障民辅警真正‘驻’得下去,‘驻’得安心,‘驻’得用心,我们想尽办法为大家解决后顾之忧。”汾阳市公安局政委师波告诉记者,为了改善民辅警的驻村环境,汾阳市局已累计建成警务室166个,挂牌39个,争取财政支持,为驻村辅警每人每天补助50元。
前段时间,普会村因为天冷水管冻裂,一连停水好几天导致300多户村民用水困难,不满情绪在村民之间不断滋长。驻村民辅警得知情况后,积极协调多部门进行抢修,及时解决了村民的用水问题。
万家灯火时,499名驻村民辅警还穿梭于小巷里弄、活跃在街道社区,用脚步丈量着辖区的每一寸土地。(完)